欢迎光临天博体育官方网站!

朱晓进:关于促进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健康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2-12-24 12:39:26编辑:天博体育

  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全国多地掀起红色文化旅游的热潮。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接待游客累计已达51.7亿人次,红色文化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1.35万亿元;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直接就业130.6万人,间接就业510万人。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阻碍红色旅游发展的乱象:

  1、红色景点开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盲目跟风使景区特色模糊。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之下,就盲目的上项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致使重复建设严重,甚至还造成部分红色旅游资源遭到破坏;不少红色景点存在服务产品单一、特色模糊、资源整合效率低等问题;许多旅游项目展示方式老套且创新能力不足。

  2、由于监督、管理的缺失与不到位,部分景区出现经营走样、内容变味。红色旅游意在“以中国党领导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吸引物,以其所承载的历史和精神为内涵,组织和接待旅游者进行学习缅怀或参观游览,从而实现学习历史知识、接受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旅游活动。”但一些红色景区在短期利益驱动下,违背发展红色旅游的初衷,甚至为了吸引游客哗众取宠,瞎编乱造、歪曲历史,这极易对青少年产生误导,使他们对历史产生错觉, 严重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有些地方的红色旅游景点已经被严重商业化,红色景点沦为刺激游客消费的附庸品。

  3、政府条块分割导致红色旅游开发的无序性、滞后性。受制于行政隶属关系各异和发展思路的分歧,资源有效整合不足,致使一些原本系统完整的红色旅游景点系列被条块分割;缺乏明显的统一规划,区域协同发展不够,导致各种项目开发重复、特色不鲜明、内涵提炼不够、品牌不统一,红色旅游开发格局,经济效益不明显。

  4、低俗、过度娱乐化等现象在某些地区红色旅游区域较为突出。一些景区移花接木虚造历史场景、历史建筑以及历史器物;一些地方将景点做成不伦不类的游乐园;有些旅游讲解词与史实不符,甚至有对领袖和人物作过分神话和迷信的处理,一些讲解员为制造噱头渲染野史秘闻、自编搞笑段子;部分景点垄断经营或强行兜售高价花圈、花篮等悼念品牟利;部分景区经营人员打着“忆苦饭”等名头提供价实不符的饮食,体验项目在设计上存在恶俗化倾向等等。

  1、成立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导机构以加强统筹,在全面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原则;建立红色旅游工作协调机制,明确红色景点管理各相关部门职责;结合全域旅游规划尽快编制和适时修编各省市区的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科学优化红色旅游发展布局,引领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2、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创新宣传形式,利用多种载体,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发展氛围;用好红色资源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挖掘红色文化内蕴,把红色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度融合起来,走内涵发展之路。

  3、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同时,加强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要完善红色景区接待服务相关制度规定,不断提升服务层次标准,充分展示红色景区良好形象;要进一步规范经营项目,严格控制在纪念场馆、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周边兴建商业设施和娱乐场所;要加强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制止纠正,确保红色旅游始终向健康方向发展。